中評社澳門7月23日電(記者 梁卓鈞 何耀雄)今年是澳門回歸以來最關鍵一年,對澳門有重大指標性意義的“雙慶(六十周年國慶和十年回歸紀念)”和“雙選舉(行政長官選舉和立法會選舉)”將接連而至,有學者形容,今年世界聚焦澳門,形成了一股“澳門現象。”
要了解澳門,不得不談牽動澳門四成人口生計、八成政府稅收的“龍頭產業”--博彩業。澳門自1874年起開始實施賭博合法化,可說是全世界博彩業歷史最悠久地方之一,開放賭權五年而來,毛收入已超越“世界賭城”拉斯維加斯,一躍而成“世界第一賭城。”學者形容,澳門僅僅用了五年時間便走完拉斯維加斯走了廿年的路。
致力研究澳門博彩業的澳門大學博彩研究所所長馮家超博士日前接受中評社專訪表示,自2004年5月18日金沙賭場開幕開始,澳門打破“賭王”何鴻燊壟斷博彩業四十年的局面,開放賭權五年以來發展速度驚人,擺脫“烏煙瘴氣”形象,迅速變得大眾化,甚至吸引了新加坡和台灣等地仿效澳門模式建設賭場。
馮家超指出,拉斯維加斯1983年開始大力發展博彩業,接近廿年後,集會展、旅遊、賭場於一身的威尼斯人式綜合賭場於1999年成立,拉斯維加斯用了差不多廿年時間來走完現代化的路,澳門卻用了五年時間便發展至今日規模,發展速度是相當驚人。
他介紹,1998年澳門回歸前夕,特首何厚鏵曾參與北京大學的一份澳門經濟研究報告指出,開放賭權可改善治安及就業問題,並推進經濟及綜合旅遊業務。而中央其後也將澳門發展定位為“世界休閒旅遊中心”,從商業角度來看,這個決定是完全正確的,因為今日的博彩業實實在在是確保了澳門人的安居樂業。
另外,大批年輕人投身博彩業,也為他們帶來國際企業的管理和工作經驗,加上博彩業內部工種相當多元化,為年輕人提供娛樂、會計、餐飲、酒店等不同工作機會,而政府也正在推動的荷官專業化,將能有效的推動青年人在博彩業上繼續進步。
儘管博彩業發展成績驕人,但馮家超也承認,博彩業目前的發展進程也只是達到當初目標的一半,賭場大眾化程度仍低,收入比重仍相當依賴貴賓客,容易衍生犯罪和貪污問題。
馮家超認為,博彩業的蓬勃發展也為澳門整體經濟帶來深刻教訓,國際財團動輒砸幾百億的投資拉動澳門GDP大上大落,澳門04年GDP急升、05年調整、07年又再度急升,至08、09年出現調整。過去五年經濟發展太快,社會、政治制度都來不及追上經濟發展的速度,以至社會矛盾叢生。
他指出,國際財團的大舉投資、博彩業的高速發展會抽動了其他行業的資金、土地和人才資源,產生“排擠效應”,令其他行業沒資源發展。尤其當三成年青人都投身了博彩業的時候,中小企的員工更會出現斷層,阻礙未來發展。
博彩業在澳門形成獨大局面,衍生出不少經濟及社會問題,故此不少人都認為澳門應該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發展經濟多樣化。但馮家超認為,澳門還是應該繼續充分發展博彩業優勢,澳門有完善的中介人網絡、源遠流長的博彩消費文化,這是鄰近新加坡、台灣、東南亞等地區難以比擬的,也不是短期內可以追上的。
他指出,澳門人普遍教育程度較低,大專教育率只有15%,大部分人能從事博彩業,卻未必能從事其他高增值行業。博彩業只要繼續保持活力,能像拉斯維加斯一樣不停為旅客帶來新鮮感,旅客數字和博彩收益必將再創高峰。自由行開放以來的旅客數字已經證明,澳門博彩業具有相當強的競爭力,不應改變當前優勢。
唯一特首候選人崔世安即將在26日“無懸念當選”,他表示會調整博彩業的發展規模,馮家超認為這是一個積極訊息。因為“調整”意味著政府將告別何厚鏵去年開始的“凍結”政策,預料澳門政府會讓博彩業的投資項目一個接一個來,而不會讓幾百億項目一下子的拉扯經濟。經濟穩步發展,可以給整個政府和社會時間發展,重新追上經濟的發展速度。
展望澳門未來,馮家超認為,只要珠三角的城際輕軌網絡、港珠澳大橋等交通網絡一一落成,鄰近區域將可形成“一小時生活圈”,澳門必將匯聚更多人氣,為酒店、會展和表演業等行業帶來商機,屆時澳門也可真正實現經濟多樣化。
他進一步指出,澳門地理位置優越,附近有潛在的五小時生活圈,涵蓋中國大陸、東南亞、印度等全球三十億人口,只要與香港國際機場好好合作,將可產生協同效應、把國際遊客帶到澳門,“隨著我們的旅遊品牌愈來愈鞏固,我有信心澳門可在十年內成為中央所期許的‘世界休閒旅遊中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